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云游僧人的形象,短短十个字却勾勒出充满禅意的画面。
"来时云拥衲"说的是僧人到来时,宽大的僧袍(衲衣)被云雾缭绕,仿佛云朵都依偎在他的衣衫上。这个画面既写实又空灵,云雾既可能是山中实景,也暗喻僧人超脱尘世的气质。
"别夜月随筇"描写离别之夜,月光静静追随着僧人手中的竹杖(筇)。月光本是无情物,这里却说它主动跟随,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既表现夜色的清幽,也暗示僧人修行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全诗妙在: 1. 用"云"和"月"两个经典意象,不着痕迹地交代了时间流转(从白天到夜晚) 2. "拥"和"随"两个动词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云雾主动依偎,月光默默相送 3. 通过衣物和竹杖两个细节,不着僧字而僧人形象跃然纸上 4. 营造出空灵寂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禅意
就像用简笔画勾勒出山水意境,文字虽少,却留给读者大片想象空间,每个人都能在诗中看到自己心中的修行者形象。
释惠崇
释惠崇,(?~一○一七),淮南(今江苏扬州)人(《清波杂志》卷一一),一作建阳(今属福建)人(《图绘宝鉴》卷三)。九僧之一,善诗,工画(《清波杂志》卷一一)。真宗天禧元年卒。今录诗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