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静 戊辰七月和闰庵纪梦词(用梅溪韵。)
玉笛声残连隔浦。
正悲秋、景光难驻。
瞢腾一晌,喧阗四作,作铙歌雄句。
曼衍不分明,朱霞起、黑风吹去。
飘尘渐敛,荒烟欲迷,闻人语、不知处。
说与君、情最苦。
似飘摇、小园枯树。
帷灯焰短,窗纱雾隔,深鼍更蛙鼓。
梦境细沈思,怕真个、报人风雨。
狂花易尽,空枝易坠,兰成怎赋。
正悲秋、景光难驻。
瞢腾一晌,喧阗四作,作铙歌雄句。
曼衍不分明,朱霞起、黑风吹去。
飘尘渐敛,荒烟欲迷,闻人语、不知处。
说与君、情最苦。
似飘摇、小园枯树。
帷灯焰短,窗纱雾隔,深鼍更蛙鼓。
梦境细沈思,怕真个、报人风雨。
狂花易尽,空枝易坠,兰成怎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梦境,充满了迷离、哀愁和不安的情绪。
上片用"玉笛声""悲秋"等意象,营造出时光流逝的哀伤氛围。作者在恍惚间听到雄壮的军乐声,却又被黑风吹散,暗示美好事物转瞬即逝。最后"闻人语、不知处"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迷失方向的孤独感。
下片转向对友人的倾诉,用"小园枯树"比喻内心的荒凉。"帷灯焰短"等细节描写,烘托出压抑的环境氛围。作者反复思考这个梦境,担心它预示着现实中的风雨将至。结尾用"狂花易尽"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以及难以用文字表达这种复杂心绪的困境。
全词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人生无常、理想难觅的苦闷。作者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美。词中"怕真个、报人风雨"等句,尤其能引发人们对现实处境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