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教人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不要被表面形式困住。
开头四句像在玩捉迷藏:你在身体内外、中间到处找"真正的自己",结果发现根本找不到。可如果完全抛开这些概念,又会陷入空洞的玄想,就像坐在鬼住的洞里一样死板。这里用"鬼窟"比喻脱离现实的空想状态,很形象。
中间两句用生活场景打比方:像驴子绕磨盘转圈踩自己的脚印,这种重复老套路的做法,连拉磨的牛看了都会笑。这是讽刺那些机械修行、不懂变通的人。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真正的智慧不在特定地方,而是随时随地都能显现。就像手机信号,看起来无形,但通话上网时就知道它确实存在。只有明白这点,才能活出大智慧大能耐。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禅理变成生活比喻,就像用"手机信号"解释佛法一样接地气。它告诉我们:别被条条框框束缚,真实的生活体验本身就是修行。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