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春怨

西(一作空)宫夜静百花香,欲捲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一作浑)见月,朦(一作胧)胧树色隐(一作隔)昭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宫女子在春夜里的孤寂与哀愁,画面感极强。

开头"西宫夜静百花香"就营造了一个矛盾场景:本该热闹的春天夜晚,宫殿却静得可怕,只有花香提醒着季节。花香越浓,越显得人孤单。"欲捲珠帘春恨长"写她想卷起珠帘看外面,却又不敢,因为春天的愁绪太深重——就像我们想刷朋友圈又怕看到别人热闹时的心情。

"斜抱云和深见月"最传神:她抱着琴(云和是古琴名)斜倚窗前,这个姿势既慵懒又心事重重。抬头看见月亮,暗示她整夜未眠。"朦胧树色隐昭阳"是点睛之笔:月光下树影婆娑,遮住了皇帝住的昭阳宫。这个细节道破她失宠的处境——就像隔着毛玻璃看别人团聚,自己却被遗忘在角落。

全诗妙在"不写之写":没直接说"我好寂寞",但通过放帘子的手、抱琴的姿势、看月亮的眼神,还有那棵挡住视线的树,把深宫女子的苦闷写得入木三分。现代人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被环境困住的无力感。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