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居者在四月雨后出门劳作的惬意场景,充满了自然野趣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雨后山路散发着清香(可能是泥土、草木混合的清新气味),松树的花瓣像仙鹤羽毛一样金黄,洒落满地。这里用"鹤翎黄"形容松花颜色,既形象又带着仙气,让人联想到山林的幽静。
后两句写人:主人公穿着轻便衣衫、戴着短斗笠,扛着锄头出门,结果意外挖到一株一尺长的青色灵芝。一个"斸"(挖)字特别生动,把发现灵芝时那种惊喜感表现出来了。青芝在古代象征祥瑞,更添一份山居生活的神奇色彩。
全诗妙在把普通劳动写得像探险一样有趣——原本可能只是去锄地,却遇上松花铺路、挖到灵芝,这种不期而遇的小确幸,正是山居生活最动人的地方。语言清新自然,读着仿佛能闻到雨后山林的芬芳。
李日华
(1565—1635)浙江嘉兴人,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万历二十年进士,除九江推官,授西华知县。崇祯元年升太仆少卿。和易安雅,恬于仕进。能书画,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亚于王维俭、董其昌,而微兼二公之长。评画之作,文字绝佳。诗亦纤艳可喜。有《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李丛谈》、《书画想象录》、《紫桃轩杂录》、《六研斋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