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译文及注释
人有负盐负薪(xīn)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jiè)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qiǎn)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xiè),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争执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去报了官。李惠让他们出去,看着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然后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于是背柴的人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负:背。薪:柴。同释重担:(两人)同时放下重担。同,同时一起;释,放下。且:将要。藉:垫、衬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遣:使,令, 让 。州纪纲:州府的主簿。拷:拷打。群下:部下。咸:都。盐屑:盐末。屑,碎末。实:事实。乃:才伏:通“服”,佩服。就罪:承认罪过。行:走。息:歇息。顾:回头,回头看。少时:一会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争执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去报了官。李惠让他们出去,看着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然后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于是背柴的人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注释
负:背。
薪:柴。
同释重担:(两人)同时放下重担。同,同时一起;释,放下。
且:将要。
藉:垫、衬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遣:使,令, 让 。
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拷:拷打。
群下:部下。
咸:都。
盐屑:盐末。屑,碎末
实:事实。
乃:才
伏:通“服”,佩服。
就罪:承认罪过。
行:走。
息:歇息。
顾:回头,回头看。
少时:一会儿。
道理
1.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3.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4.做事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贪图小利。
5.合理地推理,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要盲目推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个故事讲的是两个挑担子的人因为一张羊皮闹到官府,最后被官员巧妙破案的小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智慧:
1. 破案手法体现生活智慧 官员李惠(故事里简称"惠")用晒席子打羊皮的方法,抖出盐粒破解案件,这就像现在用指纹破案一样简单有效。他不用严刑逼供,而是观察生活细节——挑盐的人担子会漏盐屑,这种接地气的破案方式展现了古人的办案智慧。
2. 人性弱点的生动刻画 两个劳动者为一张羊皮争执不休,就像现代人为小事扯皮。特别是挑柴的人明明理亏还要狡辩,最后盐粒现形才认罪,这种死要面子、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表现,把普通人贪小便宜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3. 故事结构的巧妙设计 整个故事像部微型悬疑剧:开头设谜(争羊皮)→审案遇阻(下属无解)→神转折(打羊皮)→真相大白(盐屑现形)。这种"悬念-破解"的结构,比直接说教更让人记住"贪心没好结果"的道理。
这个故事就像古代版的《今日说法》,用轻巧有趣的方式告诉我们: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而贪小便宜终会露馅。直到今天,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智慧依然能让我们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