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下二首① 其二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
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凤凰的传说来赞美盛世,同时表达对贤明君主的期待。

前四句用凤凰比喻盛世祥瑞:传说中五彩的凤凰鸟,当年在周朝兴盛时曾栖息在高山上鸣叫。这里用凤凰象征国家繁荣的好兆头。

中间四句描写太平景象:凤凰的鸣叫声随风飘扬,百姓虽然不懂深意,但都知道这是天下太平的象征。这里展现出一派祥和的社会画面。

最后四句转折表达期待:自从周公(周朝贤臣)去世后,凤凰的光芒就消失了。但现在我们的君主勤于政事,诗人期盼着凤凰能再次飞来。这其实是委婉地劝谏当朝君主效法古代明君,创造新的盛世。

全诗用大家熟悉的凤凰传说,把对国家兴衰的思考融入其中。既赞美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又含蓄地表达了对当下统治者的劝勉,希望重现辉煌。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让严肃的政治话题变得生动形象。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