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明府之盱眙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
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一位叫陆明府的官员去盱眙上任时的情景。全诗通过描绘旅途风光和劝慰友人,表达了真挚的送别之情。

前四句写送别时的愁绪:友人像陶渊明一样离开,穷困愁苦的样子让人心碎。远处海边的烽火台冒着白烟,淮河边的村庄红叶飘落,这些萧瑟的秋景更添离愁。

中间四句写沿途风景: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着山城,平坦的原野一直延伸到县城门口。这些景物描写既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也暗示着友人即将到达目的地。

最后两句是劝慰:希望友人能在政务之余享受隐居般的闲适,不要辜负上司的恩情。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信任,也暗含对官场生活的理解。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将离别的伤感、旅途的景致和对友人的期许融为一体,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特有的含蓄深情。通过寻常景物的描写,传递出深厚的人情味,让读者感受到古人送别时那种既不舍又祝福的复杂情感。

崔峒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