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虎丘的所见所感,充满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前两句写诗人步履蹒跚地来到虎丘("蹇步接輶轩"),感叹自己与这座山有缘分("于山亦有缘")。这里用"蹇步"暗示路途不易,但"有缘"二字又透露出欣喜之情。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断石上残留着宝剑的锋芒(暗指虎丘试剑石的传说),楼阁的影子倒映在平坦的田野上。紫色的夕阳穿过树林渐渐昏暗,黄色的云彩与田野连成一片。诗人用"紫日""黄云"这样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黄昏时分的绚丽景象。
最后两句点明中秋主题:清冷的月光无处安放("无著处"),而明月陪伴着使者的车驾显得格外圆满。这里的"使星"既指天上的星星,也暗指同行的庾使东畎先生,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巧妙结合。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刻画,展现了中秋时节虎丘的独特景致,既有历史传说(试剑石),又有自然风光(夕阳、云彩、月光),最后落脚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却营造出富有诗意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