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峰赠七佛

到处称为佛,孤峰草作庵。
鹿麋床下拜,烟雾口中含。
鍊骨石千杵,随身经一函。
相携更高望,蓬岛在西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超脱世俗的修行者形象,充满自然野趣和禅意。

开头两句"到处称为佛,孤峰草作庵"很有意思,说虽然到处都有人自称是佛,但真正的修行者却独自住在高山草庵里。这里用对比手法,讽刺了那些沽名钓誉的假修行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修行生活:鹿和麋鹿在床下跪拜,说明修行者与自然和谐相处;口中含着烟雾,可能是描写打坐时的呼吸吐纳;用石头千次捶打来锻炼筋骨,随身只带一本经书,展现苦修的生活。这些细节让修行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写修行者带着同伴登高远望,看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蓬莱岛在西南方向。这个结尾很有意境,既写实又充满想象,暗示修行者追求的精神境界。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修行者的精神世界,既有山林野趣,又有超脱尘世的禅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