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文之兄拈此调为人题乙未亭宴月图,雄俊可喜。因效其体赋此,并踵原韵同梦西谱
苍然片月飞来,酒波都向青天卷。
举杯一笑,东南如此,且听箫管。
七百年前,黄楼吹笛,风流未远。
看万荷香里,鱼龙跌宕,似睥睨、江山宴。
千载猿愁鹤怨,把湖波、倾来重浣。
红裙乌帽,古今多少,星飞云乱。
海样秋光,不判一醉,流年潜换。
待明朝、散了皂靴,双脚又黄埃满。
举杯一笑,东南如此,且听箫管。
七百年前,黄楼吹笛,风流未远。
看万荷香里,鱼龙跌宕,似睥睨、江山宴。
千载猿愁鹤怨,把湖波、倾来重浣。
红裙乌帽,古今多少,星飞云乱。
海样秋光,不判一醉,流年潜换。
待明朝、散了皂靴,双脚又黄埃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月下酒宴的豪迈场景,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词人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交织在一起。
开篇"苍然片月飞来"用月亮突然出现的动态感,营造出酒宴的奇幻氛围。"酒波都向青天卷"用夸张手法,把杯中酒浪想象成直冲云霄的巨浪,展现豪饮的痛快。接着"举杯一笑"三句,写词人在东南之地饮酒听乐的潇洒姿态。
中间部分转入历史联想。"七百年前"指苏轼在黄楼吹笛的典故,暗示古今风流一脉相承。"万荷香里"的宴席上,人们像鱼龙般欢腾,又仿佛在傲视江山,这个比喻既写实又充满象征意味。
下阕转向深沉感慨。"猿愁鹤怨"用动物的哀鸣象征历史变迁的悲凉。"把湖波倾来重浣"想象把整个湖水倒出来洗涤,暗喻想要洗尽历史尘埃。红裙乌帽"代指历代人物,如今都已如流星般消散。
结尾处"海样秋光"的壮阔与"流年潜换"的无奈形成对比。最后两句尤为精彩:明天酒醒后,脱下官靴(皂靴),又要踏上满是黄尘的平凡之路。这个细节生动揭示了欢宴终将散场、人生终归现实的深刻感悟。
全词在豪放中见深沉,在欢宴中藏忧思,通过月亮、酒浪、荷花、鱼龙等鲜活动态意象,将一次普通宴饮升华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词人既洒脱又敏感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