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忘 襄汉行,方江山带甲,曰归曰归之辞,家中人其倦矣。填此词寄沛霖渝中
轻雨闻池。
度山云欲语,红定高枝。
梅衣生笛怨,萍泪渍歌辞。
行约略,忆参差。
从雾重相迟。
便海棠、都来南国,清照垂丝。
芳华如梦珍持。
自山名大别,别后难知。
堤空移柳色,筹尽数花期。
波倚盼,月修眉。
寻缓缓归时。
趁草薰、江南陌上,深注柔思。
度山云欲语,红定高枝。
梅衣生笛怨,萍泪渍歌辞。
行约略,忆参差。
从雾重相迟。
便海棠、都来南国,清照垂丝。
芳华如梦珍持。
自山名大别,别后难知。
堤空移柳色,筹尽数花期。
波倚盼,月修眉。
寻缓缓归时。
趁草薰、江南陌上,深注柔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战乱时期一位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上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游子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开篇"轻雨闻池"营造出江南烟雨朦胧的意境,山间云雾缭绕,枝头花朵绽放,看似美好的春景却暗含忧伤。"梅衣生笛怨"用梅花和笛声暗示思乡之情,"萍泪渍歌辞"以浮萍和泪水表现漂泊之苦。游子回忆往昔,却只记得模糊的片段,就像被浓雾笼罩一般。
下片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芳华如梦"感叹美好时光易逝,"大别山"既是地名,也暗指与亲人长久分离。堤岸柳色变换,花期更替,暗示时光流逝而游子仍未归家。"波倚盼,月修眉"将思念之情具象化,仿佛连波浪和月亮都在期盼归人。结尾"趁草薰"三句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美好景象,与游子深沉的思念形成对比,更显其归心之切。
全词以细腻婉约的笔触,将战乱时期的乡愁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通过自然景物的烘托和精巧的意象运用,让读者感受到游子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切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