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女子在春夜里的愁思,语言直白却情感深刻。
上片用"金炉""帐灯"等富丽物件开篇,但"掩春睡"三字立刻透出寂寞——女子辗转难眠,头发散乱堆在枕上("绿云"指黑发,"鬅鬙"是散乱状)。"那回曾"的恍惚回忆,暗示她正沉浸在过往甜蜜中。
下片突然转折:人生最难的是白头偕老,连老天都嫉妒("宁不被天憎")。如今誓言成空("无凭"),只换来形销骨立("瘦棱棱")。最后三字像一记重锤,所有华美铺垫都沦为消瘦身影的陪衬。
全词妙在对比:华丽的闺房衬托空虚的内心,曾经的温存对照如今的孤寂。最后那个瘦削的身影,胜过千言万语的哀怨,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被命运捉弄的痛楚。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