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译文及注释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shū)忽山河尽入隋(suí)
椒宫荒宴:陈后主贪图逸乐,甚至隋军将领韩擒虎的部队到达陈宫时,陈后主还在和妃嫔在东平苑饮酒赏乐。倏忽山河尽入隋:指隋文帝杨坚发动的灭陈战争。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后庭亡国曲:指南陈后主陈叔宝的作品《玉树后庭花》,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至今犹与酒家吹:《玉树后庭花》是一首靡靡之音,在后来广泛流传于瓦肆勾栏之中。

注释

①椒宫荒宴:陈后主贪图逸乐,甚至隋军将领韩擒虎的部队到达陈宫时,陈后主还在和妃嫔在东平苑饮酒赏乐。
②倏忽山河尽入隋:指隋文帝杨坚发动的灭陈战争。
③后庭亡国曲:指南陈后主陈叔宝的作品《玉树后庭花》,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④至今犹与酒家吹:《玉树后庭花》是一首靡靡之音,在后来广泛流传于瓦肆勾栏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隋灭陈战争的历史题材为典故,辛辣的讽刺了南陈后主陈叔宝贪图逸乐导致国破家亡的昏聩。讽谏当今的统治者要勤于国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南朝陈后主沉迷享乐导致亡国的历史故事,用非常生动的画面感来警示后人。

前两句"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是说:陈后主在豪华宫殿里日夜开派对(椒宫指用花椒涂墙的奢华宫殿),对亡国危机毫无察觉,结果转眼间整个国家就被隋朝吞并了。"竟无疑"三个字特别讽刺,明明危在旦夕却还在醉生梦死。

后两句"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更有意思:亡国时创作的《玉树后庭花》这首曲子,现在反而成了酒馆里的流行音乐。这里用强烈的反差告诉我们:统治者把国家玩没了,最后受苦的是百姓,而那些亡国的教训,反而成了普通人茶余饭后的消遣。

整首诗像一部历史快闪:先用特写镜头拍下皇宫里的狂欢,突然切到国家灭亡的大场面,最后定格在酒馆里传唱的亡国曲。不用直接批评,就让人感受到"荒淫误国"这个道理,还带着几分"历史总是惊人相似"的无奈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