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令人哀伤的场景,通过大雁的飞行和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流浪与归宿的深刻思考。下面逐句进行分析:
1. 年去年来无定年,中郎何处有书传。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大雁每年都会飞来飞去,但没有固定的居所。这里用大雁比喻漂泊不定的人,比如诗人自己。诗人发问,“中郎”是谁?又去哪里了呢。诗人可能是在怀念某位友人或亲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
2. 影横蓟北月连塞,声断衡阳霜满天。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大雁飞过蓟北的边境地带,月光洒在连绵的边塞上;雁声断断续续地传来,天空满是寒霜。这表达了大雁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孤独,也象征着诗人的孤寂和漂泊。
3. 雨暗荻花愁晚渚,露香菰米落秋田。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雨水迷蒙,荻花在晚渚上显得更加凄凉;露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菰米在田野上撒落,增添了一丝忧伤。这里通过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4. 平生千里与万里,尘世网罗空自缠。 这两句直抒胸臆,诗人感慨自己一生漂泊在外,不论是一千里还是两万里,就像大雁一样,在广袤的尘世中被网罗束缚,无法摆脱。这里的“尘世网罗”比喻各种束缚和羁绊,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和解脱的情感。
这篇诗以大雁的迁徙为线索,通过描绘大雁的旅程和生活环境,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羁绊的痛苦以及对故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