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空山无伴木无枝,鸟雀啾啾虎豹饥。
独荷长镵衣短后,五更风雪葬要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孤独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悲壮。

首先,"空山无伴木无枝",这句诗告诉我们,山中空无一人,树木也光秃秃的,没有枝叶。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孤独和荒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遗忘了。

接着,"鸟雀啾啾虎豹饥",山中鸟雀的叫声和虎豹的饥饿,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和危险的感觉。鸟雀的啾啾声像是无助的呼唤,而虎豹的饥饿则暗示了生存的艰难。

然后,"独荷长镵衣短后",这里描绘了一个人独自扛着农具,穿着短衣的情景。这个人可能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恶劣的环境中劳作,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五更风雪葬要离",五更天是最寒冷的时刻,风雪交加,仿佛要把一切都埋葬。这里的"要离"可能指代一种艰难的环境或命运,暗示了这个人在风雪中依然坚持,甚至愿意与命运抗争到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孤独与艰险,表现了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悲壮。它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也让人看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顽强与不屈。这种精神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