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题竹》描绘了一幅竹林中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感。
首句“削玉森森幽思清”形容竹子像削过的玉石一样挺拔,给人一种清凉幽静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新。第二句“院家高兴尚分明”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庭院中,竹子清晰可见,让人心情愉悦。
接下来的两句“捲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寒宜雨声”描绘了竹影透过帘子投射进来,隐约可见山色,诗人斜靠在枕头上,听着雨声,感受到一丝寒意。这里的“韵寒”并不只是寒冷的感受,还带有一种诗意和美感,雨声与竹影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斜对酒缸偏觉好,静笼棋局最多情”这两句则写诗人在竹林中饮酒、下棋的情景。诗人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格外惬意,而安静的棋局也显得特别有情致。这里的“多情”并不是指情感丰富,而是指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感。
最后两句“却惊九陌轮蹄外,独有溪烟数十茎”则突然转向了对比:诗人在竹林外听到街道上车马喧嚣,感到惊讶,因为这与他所处的宁静竹林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这样的喧嚣之外,唯有溪边的几根竹子依然静静地矗立,显得格外清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感,以及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中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感。诗中充满了对细节的捕捉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