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女子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的无奈命运。
前两句"五杂组,刺绣窠"用重复的意象,描写女子日复一日在织布机前刺绣的单调生活。"五杂组"指五彩丝线,"刺绣窠"是刺绣的图案花样,这些美丽的东西背后是枯燥的重复劳动。
中间两句"往复还,织锦梭"进一步用织布梭子来回穿梭的画面,表现生活的机械重复。"往复还"三个字特别形象,就像织布机永不停歇的运作。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不得已,戍交河"道出了残酷的现实:即使这样辛苦劳作,女子还是被迫送丈夫去遥远的边疆打仗。"交河"是唐代西域要塞,这里代指遥远的战场。一个"不得已",道出了多少心酸和无奈。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织布刺绣的日常画面,反衬出战乱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 2. 通过重复的动作描写,暗示命运的无情循环 3. 最后突然转折,产生强烈的反差效果 4. 短短六句,就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悲剧缩影
诗人没有直接说战争多残酷,而是通过一位织布女子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平凡人在乱世中的无力感。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生活气息,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雍裕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