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

闺怨

秋霄淡淡轻阴,暮景萧条,疏雨霪霖。林外鸟啼,天边雁叫,砌下蛩吟。更漏永声来绣枕,篆烟消寒透罗衾。恨杀邻砧,惊散离魂,捣碎人心。秦城望断箫声,时物供愁,放景伤情。鹤唳松庭,风摇槛竹,雨滴檐楹。银烛暗雕盘篆冷,绣帏孤翠被寒增。数尽残更,天也难明,梦也难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独守空闺的女子,她的孤独和思念被环境层层烘托,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上片从秋夜阴沉的天气写起——暮色中细雨绵绵,林间鸟叫、天边雁鸣、台阶下蟋蟀低吟,这些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更漏声传到绣枕边,熏香的烟散了,寒意透过薄被。最折磨人的是邻居捣衣的砧声,每一声都像在敲打她破碎的心。

下片写她望向远方(秦城指长安,代表思念之人所在),眼前景物都染上愁绪。鹤鸣松间、风吹竹栏、雨打屋檐,这些动态的声响反衬出房间的死寂。烛光渐暗,雕盘香冷,孤零零的帷帐和翠被更添寒意。她数着更声直到天明,既无法入睡,也梦不到想见的人。

全篇妙在三点:一是用"声音"串联场景,鸟啼、雁叫、蛩吟、更漏、捣衣声、鹤唳、风雨声,这些声音像针线般缝出一张孤独的网;二是对比手法,外界的热闹声响与室内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三是层层递进的情绪,从"淡淡轻阴"的压抑,到"恨杀邻砧"的焦躁,最后"梦也难成"的绝望,把思念之苦写得入木三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