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
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
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
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
悠悠。
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
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
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
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思念与忧愁。作者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开篇的“瓜渚烟消,芜城月冷”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场景,烟雾散去,月光冷冽,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作者在这里询问“何年重与清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接下来,“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写出了女子面对镜子时的复杂心情,她想要诉说心事,却又感到羞涩。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纠结与无奈。

“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则用东风象征时间的流逝,过去的时光如风般飘渺,无法挽留。作者感叹“都非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残酷。

“悠悠。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美好的时光转眼即逝,如今只能独自在楼头徘徊,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愁。

“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点明了思念的对象——那个远在江对岸的人。思念让女子的忧愁更加深重。“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写出了女子对远方音信的渴望,她日复一日地盼望着归舟,却始终没有等到。

最后的“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则通过春天的到来,表达了无法摆脱的忧愁。即使春天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女子心中的闲愁依然无法消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法排解的忧愁。情感真挚动人,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庄棫

庄棫(1830——1878 ),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