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堤行

君不见镐池水枯鱼欲鲍,岁岁驱民筑驰道。
又不见雷塘塘上吴公台,引水直从西苑来。
西苑区区乐不足,诏巡淮海观风俗。
千骑秦娥清夜游,院院承恩才十六。
不如离宫别馆四十馀,水殿龙楼恣所如。
舞态乱翻波影里,画眉争斗柳舒初。
十年梦觉江都好,乐极悲来何太蚤。
玉树仍歌建业宫,锦帆不返长安道。
坏堤枯木锁寒烟,陵谷经今几变迁。
落日人行河底路,不堪指点重回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随堤行》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帝王巡游的场景,展现了繁华背后的悲凉和历史的无常。诗中提到了镐池、雷塘、西苑等地点,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巡游时的标志性场所。诗人用“镐池水枯鱼欲鲍”和“雷塘塘上吴公台”来暗示这些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已经荒废,象征着权力的衰落和时间的无情。

诗中还描述了帝王巡游时的奢华场景,如“千骑秦娥清夜游”和“院院承恩才十六”,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靡和享乐。然而,这种繁华并没有持续太久,“十年梦觉江都好,乐极悲来何太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短暂欢愉的感慨,暗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和不可避免的衰败。

最后,诗人用“坏堤枯木锁寒烟,陵谷经今几变迁”来描绘现实的荒凉景象,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只剩下了残破的堤坝和枯木,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诗末的“落日人行河底路,不堪指点重回顾”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无奈,提醒人们思考权力和繁华的本质,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和短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巡游的描绘,展现了繁华背后的悲凉和历史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权力和繁华的本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