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欸乃曲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诗词,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并理解它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从标题《杂曲歌辞·欸乃曲》来看,这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属于杂曲歌辞的一部分,欸乃曲是船夫荡桨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
诗的开始,“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名利的淡泊心态,他虽然身处世俗之中,却不愿被世俗繁琐之事所牵绊,寻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接着,“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描绘了诗人虽然参与政务,但仍然心向山水,向往自然宁静的生活。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描绘了湘江的春景,江水涨满,和风习习,正是夜行的良辰美景。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则展现了诗人乘船经过平阳戍的情景,守吏的招呼更增添了这个场景的生动性。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描绘了深邃的枫林,烟雨蒙蒙,无论日夜都能听到猿猴的鸣叫声。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则描绘了诗人停船静听曲中的意境,那音乐仿佛是云山之间的韶濩之音,美妙动人。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湘中的美景,“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以及“溪口石颠堪自逸”,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最后,“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则展现了诗人乘船经历险滩时的感受,下泷时感觉像是进入深渊,上泷时又感觉像是升天,最后到达九疑郡,应该是乘坐着兴致高昂的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心态。同时,诗中的音乐、自然景观和船行的描绘,也赋予了诗歌丰富的韵味和意境。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