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湖 自制曲
江山文藻,古来只许,词人消领。
湖海吟朋秋禊,道宜醉休醒。
西湖卅六人间满,者湖波淡沱,蓬窗也蘸青山影。
唤榜人、舣近蓼滩前,丛蝶缀秋锦。
吊古泪,莫向榛丛迸。
伤高意,莫向山椒问。
沧江鸥鹭,是天付閒情性。
水乡秋嫩,算无过、黄雀脂肥蛤蜊俊。
斜阳莫过西岭。
待山寺晚钟,飞下举目见新雁。
一绳低,嘹唳隔烟听。
湖海吟朋秋禊,道宜醉休醒。
西湖卅六人间满,者湖波淡沱,蓬窗也蘸青山影。
唤榜人、舣近蓼滩前,丛蝶缀秋锦。
吊古泪,莫向榛丛迸。
伤高意,莫向山椒问。
沧江鸥鹭,是天付閒情性。
水乡秋嫩,算无过、黄雀脂肥蛤蜊俊。
斜阳莫过西岭。
待山寺晚钟,飞下举目见新雁。
一绳低,嘹唳隔烟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西湖的闲适画卷,充满了文人的雅趣和淡淡的感伤。
上片以"江山文藻"开篇,点明西湖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吟咏的对象。接着写秋日与诗友聚会,认为这样的美景应该醉赏而非清醒。提到西湖三十六处景点虽多,但眼前这片湖波平静,船窗映着青山倒影,别有一番风味。最后让船夫把船停靠到开满蓼花的浅滩边,看蝴蝶在秋色中飞舞,画面宁静美好。
下片转为抒情,劝诫自己不要为古迹荒芜而伤感,也不要登高怀古徒增愁绪。看到江上鸥鹭自在飞翔,想到这是大自然赋予的闲适本性。随后笔锋一转,开始描写江南水乡的秋日美食——肥美的黄雀和蛤蜊,充满生活气息。结尾处写夕阳西下时,听到山寺晚钟,抬头看见大雁排成一字飞过,鸣叫声隔着暮烟传来,余韵悠长。
全词在写景、叙事、抒情间自然流转,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还暗含一丝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画,将西湖秋色与文人雅趣完美融合,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