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府惟无功而禄重招髦彦之讥而多病所萦实喜优闲之任居常事简得以狂吟因成恶诗十章以蓬阁多馀暇冠其篇而为之目亦乐天何处难忘酒之类也尘黩英鉴幸赐一览下情不任兢灼之至 其三
蓬阁多馀暇,君恩岂易酬。
病犹丰禄赐,闲胜在林丘。
风月僧留宿,松筠鹤共游。
素餐终不稳,却拟访渔舟。
病犹丰禄赐,闲胜在林丘。
风月僧留宿,松筠鹤共游。
素餐终不稳,却拟访渔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闲适与责任交织的复杂情感。
诗人首先提到自己在一个清闲的环境中,享受着君主的恩赐。虽然身体有病,但因为得到丰厚的俸禄,生活依然优渥。这种闲适的生活甚至比隐居山林还要自在。诗人与僧人一起欣赏风月,与鹤共游松林,生活看似悠然自得。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安逸中。他意识到自己虽然享受了这些好处,但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心里感到不安。这种无功受禄的状态让他感到愧疚,甚至开始考虑放弃这种生活,像渔夫一样过一种简单朴素的日子。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闲适生活的享受与内心的不安,展现了诗人对责任与自我价值的思考。即使生活安逸,诗人依然不愿心安理得地享受,而是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责任。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诗词既有一种表面的宁静,又隐藏着深层的焦虑,引人深思。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