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降中天 甲寅元旦

五更爆竹千门响,轰醒阳乌春睡。早涌彤轮,竞开朱户,恰对南山晴翠。

桃符荔粉,喜街影暄妍,帘痕韶丽。多少轻烟嫩霭,做就好天气。

磨彻菱花双蒂。绣奁争早贴,宜春字。画粉幡儿,银泥胜子,笑上人头髻。

年光已在,墙外花须,桥边兰蕊。拜罢胜常,脸潮红似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述了甲寅元旦(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的喜庆氛围和美好景色。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五更爆竹千门响,轰醒阳乌春睡。” 这句描述了新年的早晨,五更时分(大约早上五点到七点)爆竹声响起,仿佛唤醒了春天的太阳。新年到来,热闹非凡。 2. “早涌彤轮,竞开朱户,恰对南山晴翠。” 这里的“彤轮”指的是太阳,“朱户”则是指红色的门窗。新年早晨阳光照耀着家家户户,面对的是绿色的南山和晴朗的天空,景色非常美好。 3. “桃符荔粉,喜街影暄妍,帘痕韶丽。” 桃符是古代用于避邪的物品,荔粉可能是指红色的装饰物。街道上的影子因为阳光而显得温暖美好,窗帘上的花纹也非常漂亮。这些都是描述新年的喜庆和美好。 4. “多少轻烟嫩霭,做就好天气。” 轻烟和嫩霭指的是清晨的薄雾,这句诗描述了清晨美好的天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 5. “磨彻菱花双蒂。” 菱花双蒂可能是指菱花的图案或装饰,这句诗描述的是人们为新年的到来精心准备和装饰。 6. “绣奁争早贴,宜春字。” 绣奁是古代妇女用来放针线的盒子,这里指人们早早地贴上写有“宜春”(适合春天)字样的装饰品。 7. “画粉幡儿,银泥胜子,笑上人头髻。” 这句描述了人们在新年时的装扮,头上插着画有粉色幡儿和银泥胜子的装饰物,笑容满面。 8. “年光已在,墙外花须,桥边兰蕊。” 这句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墙外的花朵和桥边的兰花都开始绽放。 9. “拜罢胜常,脸潮红似醉。” 最后一句描述了人们拜完年后,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的神情,仿佛有些微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新年的景象、气氛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语言优美、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