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题洛隐周宝镫女士坐月浣花图(见缪荃孙《国朝常州词录》)

彼美人兮,婉相对、珊珊欲下。
恰满院、月华如洗,花枝低亚。
盼到圆时仍未满,看当开半还愁谢。
与花神、月姊细商量,归来罢。
怜嫩蕊,银瓶泻。
爱清影,晶帘挂。
奈晚妆犹怯,镜台初架。
二十馀年芳草恨,两三更后长吁夜。
几时将,络秀旧心情,呼儿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下赏花时的细腻情感,画面唯美而带着淡淡的哀愁。

上片(前半部分): 开篇用"彼美人兮"直接点出画中主角——一位优雅的女子。她静静站在庭院中,月光如水般洒落,花枝在月光下低垂。这里用"盼到圆时仍未满,看当开半还愁谢"巧妙双关:既写月亮将圆未圆、花朵半开将谢的自然景象,又暗喻女子对青春易逝的惆怅。最后她甚至想和花神、月神商量"归来罢",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留不住的无奈。

下片(后半部分): 转入更私密的空间描写。女子怜惜地将花枝插进银瓶,喜爱月光透过水晶帘投下的清影。"晚妆犹怯"显示她精心打扮却无人欣赏的寂寞。结尾处情感爆发:二十多年的遗憾(可能指婚姻或人生际遇),深夜的长叹,最后期盼有一天能像晋代才女络秀那样,把心事说给孩子听。这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隐含对未来的微弱期待。

全词特色: 1. 画面感极强:月光、花影、水晶帘等意象构建出晶莹剔透的视觉空间 2. 情感层层递进:从赏景的闲适,到察觉时光流逝的忧虑,最后爆发人生感慨 3. 双关手法自然:表面写花月,实则写人生,读来余味悠长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的永恒惆怅,以及女性在寂静深夜独自面对岁月流逝时的复杂心绪,这种情感穿越时空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