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

相思回梦入青扉,隔夜红绡月色微。
巫峡行云含雨出,章台折柳带春归。
颦开镜里新沾黛,笑拂床头旧舞衣。
怪得莺莺憔悴死,鸳鸯花下又双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夜里的相思之情,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婉转的表达,展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

首联“相思回梦入青扉,隔夜红绡月色微”写女子在梦中思念心上人,醒来时看到窗外朦胧的月色,暗示她整夜未眠。红绡(红色薄纱)和微弱的月光营造出幽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颔联“巫峡行云含雨出,章台折柳带春归”用典故表达情思。巫峡行云暗指男女欢会(出自宋玉《高唐赋》),章台折柳则暗示离别(唐代韩翃与柳氏的爱情故事)。这两句既写出对欢聚的渴望,又透露出离别的惆怅。

颈联“颦开镜里新沾黛,笑拂床头旧舞衣”通过动作细节刻画女子心理:她对着镜子皱眉画眉,又笑着轻抚旧舞衣。一颦一笑间,既有为悦己者容的期待,又有睹物思人的甜蜜回忆。

尾联“怪得莺莺憔悴死,鸳鸯花下又双飞”最为动人。女子自怜像莺莺(《西厢记》女主角)般因相思憔悴,却看见窗外鸳鸯双飞,形成强烈对比。这种“人不如鸟”的感慨,将求而不得的苦闷推向高潮。

全诗妙在: 1. 用“红绡、舞衣”等闺房物品,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2. 通过“画眉-抚衣”“憔悴-双飞”的对比,展现矛盾心理 3. 把经典爱情典故自然融入,既典雅又接地气 4. 结尾用鸳鸯反衬孤独,余韵悠长,让人联想到自己经历过的爱而不得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