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廿咏 其六 阳关戍咏

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阳关这座古老关口的沧桑变迁,通过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历史厚重与荒凉萧瑟的意境。

前两句"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像电影开场的大全景:这座关口曾经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历经千年仍保留着赫赫威名。这里用"万里"和"千秋"两个大尺度的词,瞬间拉开了时空的纵深感。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关口的衰败:"平沙迷旧路"是漫天黄沙掩埋了古道;"眢井引前程"是干枯的井台孤零零杵在路边;"马色无人问"说战马的颜色再无人关心(暗示不再有军事活动);"晨鸡吏不听"说清晨的鸡鸣也唤不起守关官吏(暗示关口已无人值守)。这些细节像老照片一样,静静诉说着繁华褪去后的寂寥。

最后两句把镜头拉远,望着废弃的关口发出叹息:如今昼夜交替时,还有谁会来关闭这扇大门呢?这个反问特别打动人心,让人仿佛看到诗人站在荒芜的城楼下,望着永远敞开的大门,感受到一种物是人非的怅惘。

全诗最妙的是通篇没直接说"荒废",却通过沙埋古道、枯井、无人的战马、不闻鸡鸣的官吏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关口由盛转衰的变迁。就像用一组褪色的老照片,代替了长篇大论的感慨,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让人回味无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