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杜甫诸将 其三

提兵鹭岛发峨舸,家世通侯镇海波。韬略可施何太缓,萑苻初起本无多。

悬军翻虑为猿鹤,列阵徒闻仿鹳鹅。自是军谋要持重,几时奏听凯旋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海上出征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策略和将领决策的思考。

首先,诗词开头提到将领率领军队从鹭岛出发,乘坐高大的战船,背景是家族世代镇守海疆。这展现了将领的威严和家族的责任感。

接着,作者提出疑问:既然有韬略,为何不早点施展?敌人刚开始作乱时,数量并不多,本可以迅速解决。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将领决策缓慢的不满,认为错过了最佳时机。

然后,诗词提到将领悬军在外,反而担心士兵像猿猴和仙鹤一样分散,无法集中力量。而列阵时,也只能模仿鹳鹅的阵型,显得被动。这里暗示了将领在战略上的局限和无奈。

最后,作者总结道,军事策略需要稳重,不能轻举妄动。但即便如此,何时才能听到胜利的凯歌呢?这句话表达了对战争结果的期待,同时也隐含了对将领决策的质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出征场景和将领的决策,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策略的思考,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将领决策的批评。它提醒我们,在战争中,时机和策略同样重要,决策者需要权衡利弊,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