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初新 本意

雪残小苑东风住。
已放嫩黄初吐。
蝶香未染,莺梭犹涩,梦稳池塘轻雾。
最惜纤腰如楚。
恐难禁灞桥人去。
翠阁凝眸低语。
看春衫、半分金缕。
因风娇袅,柔条无力,挽不尽陇烟湘雨。
及早和他同倚,怕消魂、夕阳飞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的细腻景象,以及女子对离别的忧愁和对爱情的期待。

上阕写初春景色:残雪消融,东风停歇,柳枝刚冒出嫩芽。蝴蝶还没来采香,黄莺的叫声也显得生涩,池塘上笼罩着轻雾。最让人怜惜的是那纤细如楚女腰肢的柳条,恐怕经不起灞桥离别之人的攀折——这里用柳条比喻女子,暗示她担心爱人离去。

下阕转入人物描写:女子在翠阁中凝望远方,低声自语。她看着自己绣着金线的春衫,柳枝在风中柔弱地摇曳,却挽留不住远行的烟雨。她想着不如早点与爱人相依相偎,因为等到夕阳下柳絮纷飞时,只怕会更加伤感。

全词用柳树贯穿,将春柳的柔美与女子的多愁善感融为一体。通过"嫩黄初吐""纤腰如楚"等生动比喻,把春天新柳的娇嫩刻画得如在眼前。而"恐难禁灞桥人去""怕消魂夕阳飞絮"等句,又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交织,表达了女子对爱情既期待又担忧的复杂心理。词中"因风娇袅,柔条无力"等描写,既写柳枝的柔弱,也暗指女子的情态,这种双关手法增添了词的韵味。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