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消得几番别,添与十分愁。
人生碌碌无味,岁月去难留。
浪说山川灵秀,终是困人成事,有志未能酬。
智慧两无用,不栉恨悠悠。
滞长安,怜季子,敞貂裘。
风尘谁识英俊,何处觅封侯(兼谓伯英)。
挽鹿尚虚初愿,梦犬犹存厚望,生计拙营谋。
富贵尔何物,双鬓不禁秋。
人生碌碌无味,岁月去难留。
浪说山川灵秀,终是困人成事,有志未能酬。
智慧两无用,不栉恨悠悠。
滞长安,怜季子,敞貂裘。
风尘谁识英俊,何处觅封侯(兼谓伯英)。
挽鹿尚虚初愿,梦犬犹存厚望,生计拙营谋。
富贵尔何物,双鬓不禁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人的苦闷心情,主题是"人生失意"和"岁月无情"。
上片开头就用强烈的对比打动读者:经历了几次离别后,愁绪已经满到十分。这里用"消得"和"添与"两个动词,生动表现了愁苦不断累积的过程。接着直白地说出人生感受——整天忙忙碌碌却觉得毫无意义,时间流逝怎么也抓不住。
中间部分像是自嘲:别人总说山水能陶冶性情,可实际上这些美景反而困住了有抱负的人。这里"困人成事"说得特别实在,点明现实处境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智慧两无用"这句很扎心,意思是再聪明也改变不了现状,只能无奈地看着头发变白("不栉"指不梳头,暗示愁得顾不上打扮)。
下片用三个历史人物自比:像苏秦(季子)一样穷得穿破貂裘,像班超(伯英)那样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最心酸的是"挽鹿尚虚初愿,梦犬犹存厚望"这两句,意思是年轻时想隐居(挽鹿车是隐士典故)的愿望没实现,现在还在做着富贵梦(梦犬指富贵征兆),可实际上根本不会经营生计。
结尾两句像是看透世事的叹息:富贵算什么好东西?你看我的头发都等白了("双鬓不禁秋"用秋天比喻白发)。这种从愤懑到无奈的情绪转变,特别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整首词没有用太多典故,就像在唠家常一样把怀才不遇、中年危机的感受说得明明白白。最打动人的就是那种"明明很努力却一事无成"的真实感,以及"时间不等人"的焦虑,这些都是古今相通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