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楼

春秋将绝书刘子,汉史虽终述武侯。
旧国不知遗烈在,我来偶作冶城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眼前景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被遗忘的感慨和自己登楼时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开篇:春秋时期刘子(刘康公)在史书绝笔前仍坚持记录历史,三国时诸葛亮死后《汉史》仍继续传颂他的事迹。这两个例子都在说"历史会记住真正有价值的人和事"。

后两句笔锋一转:如今这古城里的人早已忘记过去的英雄,只有我偶然登上冶城楼时,才会想起这些往事。这里藏着三层深意:一是讽刺世人善忘,二是暗含自己与古人精神相通的自许,三是透露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

全诗妙在把厚重的历史感压缩在短短四句中,像一位站在城楼上的文人对着天空发出的叹息。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不知遗烈"与"我来偶作"的对比,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就自然流淌出来了。最后"偶作冶城楼"的"偶"字尤其耐人寻味,既是信步登楼的随意,又暗含命运安排的必然,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黄度

(1138—1213)宋绍兴新昌人,字文叔,号遂初。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时守监察御史。宁宗即位,改右正言,以忤韩侂胄罢归。侂胄诛,累进龙图阁待制,知建康府,救荒活民百万。迁宝谟阁直学士。有《诗说》、《书说》、《周礼说》、《通史编年》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