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面,同时暗含对世俗纷扰的疏离感。
前两句写景:清风像轻柔的纱巾拂过河岸,远处绿树掩映中的妙喜寺若隐若现。"袅袅"和"苍苍"两个叠词用得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触感,看到树木苍翠的层次。
后两句转入感悟:虽然世间车马喧嚣(象征世俗生活),但它们的痕迹从未到达过这片波光粼粼的净土。这里"波心地"既是实指水波荡漾的寺院环境,也暗喻清澈无染的心灵境界。
全诗妙在通过对比手法,用"车轮马蹄"的嘈杂反衬出妙喜寺的清净,就像在现代都市中突然发现一处桃花源。诗人没有直接说教,但通过这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自然引发读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大隐隐于市"的智慧,让人读后心生清凉。
徐凝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