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悲壮的将军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魏师临阵却抽营"说的是军队打仗时突然撤退,像考试时全班突然弃考一样反常。这里暗指将军田布被自己人背叛,孤立无援。
第二句"谁管豺狼作信兵"用豺狼比喻奸诈小人,说坏人混在军队里搞破坏,但没人管。就像班级里有同学作弊,老师却视而不见。
第三四句最震撼:田布将军最后像古代侠客田横那样自刎明志("伏剑"就是自杀),但诗人感叹现在岛上再也没有为田横痛哭的人了。意思是当代人已经不懂这种忠义精神,将军死得孤独。就像现在人很难理解老一辈的某些坚持。
全诗用对比手法:一边是将军的壮烈,一边是世人的冷漠。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哭"字——不是哭将军战败,而是哭这个时代再没人懂得这种气节。就像我们今天看到有人为原则放弃利益,反而会嘲笑他傻。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