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落木号凄风,蟋蟀鸣四壁。
寒灯照帘帷,丛薄林露滴。
弊帙散未收,遗言藉闲适。
更长城鼓遥,星月杂行迹。
余梦感遐思,初霜古枫赤。
忽兹岁月深,<车轲>念登历。
虚中竟谁论,永夕增叹息。
无寐幽抱盈,空林静寒碧。¤ 车轲>
寒灯照帘帷,丛薄林露滴。
弊帙散未收,遗言藉闲适。
更长城鼓遥,星月杂行迹。
余梦感遐思,初霜古枫赤。
忽兹岁月深,<车轲>念登历。
虚中竟谁论,永夕增叹息。
无寐幽抱盈,空林静寒碧。¤ 车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孤独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四句用"落木"、"蟋蟀"、"寒灯"、"露滴"四个意象,勾勒出一个秋风萧瑟、虫鸣四起的寒夜画面。破旧的窗帘、滴落的露水,都暗示着环境的凄凉。这里没有直接写人,但通过环境描写已经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氛围。
中间部分写诗人在这样的夜晚整理旧书,看到前人留下的文字,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仰望星空。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独处时的日常活动,同时也透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初霜古枫赤"这个意象特别精彩,既点明深秋时节,又以枫叶的红艳暗示岁月沉淀之美。
最后六句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心中积郁无人倾诉,只能在长夜里独自叹息。"无寐"二字点明整夜未眠,"幽抱盈"说明愁绪满怀,而结尾"空林静寒碧"又回到景物描写,以寂静寒冷的树林呼应开篇,形成完整的情感闭环。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可感的秋夜景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到那种挥之不去的寂寞。诗人将抽象的时间流逝感,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寒灯、可以听见的虫鸣、可以看见的霜枫,这种将情感具象化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张宇初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