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定山百岁叟

丈人归卧处,石户枕寒流。
月午唳双鹤,田春肥一牛。
蓑沾樵路瀑,瓢挂海门楸(楸,片玉斋本作“秋”。)。
甲子知何许,诸孙已白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百岁老人的隐居生活,充满宁静淡泊的田园气息。

前两句写老人的居住环境:他住在石头房子里,枕着清凉的溪流而眠。"归卧"二字暗示老人已看透世事,选择回归自然。三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山居生活的惬意:午夜鹤鸣划破月色,春天田野里健壮的耕牛,一动一静间展现大自然的生机。

五六句通过细节继续丰富画面:老人穿着蓑衣走过瀑布打湿的山路,把葫芦挂在楸树枝头(或作"海门秋",增添苍茫感)。这些日常物品的描写,暗示老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老人记不清自己多少岁了,连他的孙子们都已白发苍苍。这种时间模糊感反而强化了"百岁叟"的形象,让人感受到超越时间的生命厚度。

全诗妙在没有直接赞美长寿,而是通过石屋、野鹤、耕牛等意象,自然烘托出老人与世无争的豁达。平淡的语言里藏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就像一幅水墨画,留白处最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