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生活画面传递出迎接新春的喜悦。
开头两句“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写春天刚刚到来,冬雪还未完全消融,新旧交替的微妙感扑面而来。接着“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用“炉边取暖”的温馨场景,暗示人们用热情驱散最后的寒意,迎接新季节。
中间四句用香气、炭火、竹叶、梅花等细节,勾勒出富足雅致的生活:“奇香”可能是熏香或酒香,“石炭捣轻纨”写捣炭生火、准备轻薄春衣;“竹叶裁衣带”既指用竹叶纹饰装点衣物,也可能暗指竹叶青酒;“梅花奠酒盘”则把梅花浸入酒中,增添风雅趣味。这些细节让人仿佛看到古人精心准备春日宴饮的画面。
最后四句转向人物:“年芳袖里出”说少女从袖中取出应景的鲜花或香囊;“春色黛中安”写女子眉黛间流露的春意。结尾用典故“迷下蔡”“过上兰”(形容女子美貌引人倾慕),俏皮地暗示:若想领略春的魅力,不如先感受这满溢的生机与美好。
全诗像一幅动态画卷,从自然景物到人间烟火,再到人物情态,层层递进,把对春天的期待和欢愉藏在日常细节中,读来清新明快。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