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时节的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忧思。
前四句写景:春天快要过去,诗人独自倚靠栏杆沉思。蜜蜂粘着飘飞的柳絮,鱼儿吞吐着水面的落花。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暮春特有的静谧与生机,但"飞絮"和"落花"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后四句抒情:诗人感叹自己空有济世之心却无能为力,邻国又传来战事侵扰的消息。他站在风中挠着白发,感到辜负了自己苦读诗书的初心。这里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无力感——明明心怀天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遭受苦难。
全诗通过春景与心境的对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想帮忙却使不上劲"的无奈,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细腻的景物描写来烘托心情,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袁士元
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