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 其三 舟中阅唐诗纪事王起李绅张籍令孤楚于白乐天席上各赋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遂效其体为花风月雪四首宋人名

月。
霜凝,冰洁。
三五圆,二八缺。
玉作乾坤,银为宫阙。
如镜复如钩,似环仍似玦。
兰闺少妇添愁,榆塞征人怨别。
汉家今夕影娥池,穆穆金波歌未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月"为主题,用精巧的文字游戏展现了月亮的千姿百态。全篇最特别的是采用了"宝塔诗"的形式,从一字句开始逐行增加字数,像搭积木一样层层堆叠出完整的意境。

上片写月亮的自然之美:开篇单字"月"就奠定清冷基调,接着用"霜凝、冰洁"的质感,和"三五圆、二八缺"的月相变化,把月亮比作白玉雕琢的天地、白银打造的宫殿。两个精巧的比喻"如镜复如钩,似环仍似玦",既写出满月如镜、弯月如钩的形态,又用玉环和玉玦的意象暗示团圆与离别。

下片转向人间情感:月光照进"兰闺"让少妇愁绪更浓,映在边关让征人思乡更切。结尾用汉武帝建影娥池赏月的典故,以皇家歌舞的盛大场面反衬普通人的相思之苦,那辉煌的"金波"月光里,其实藏着无数人的未了心事。

全词就像用文字搭建的月光城堡,既有自然科学的精确(准确描写月相),又有神话想象的瑰丽,最后落回人间烟火气,把月亮永恒的清辉与人间无常的悲欢完美交融。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