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余春慢 徐金桥主政集同人于尺五庄饯春

小雨清尘,微阳催暖,暗绿天涯烟草。花随燕堕,客为莺来,幽径乱红难扫。

惆怅朱檐画廊,如此芳时,倚栏人少。剩隔溪蝴蝶,参差装点,夕阳词稿。

曾记得、陌上寻钿,湖边沽酒,艳说苏堤春好。罗裙梦里,玉板尊前,忽忽旧愁颠倒。

重听清歌曼声,振触无聊,那回情抱。况东风亭馆,飞残香絮,柳阴深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过往回忆的怀念。

开头几句写的是春雨过后,空气清新,阳光温暖,大地上的草木已经长得很茂盛。花儿随着燕子飘落,客人因为莺鸟的歌声而来。小路上落满了花瓣,显得有些凌乱。作者站在画廊下,感叹这么好的时光,却很少有人来欣赏。只有远处的蝴蝶在夕阳下飞舞,仿佛在点缀着这美好的画面。

接着,作者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在田间小路寻找遗失的饰品,在湖边买酒,谈论着苏堤春天的美丽。这些回忆让作者感到有些惆怅,仿佛过去的欢乐和忧愁都交织在一起。

最后,作者再次听到美妙的歌声,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东风吹过亭馆,香絮飘落,柳树已经长得很茂密,春天快要结束了。这让作者更加感到时光的无情和对过去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事的怀念。诗中的情感细腻而深刻,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