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鍊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 其一

欲上瀛州临别时,赠君十首步虚词。
天仙若爱应相问,可(一作向)道江州司马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的情景,朋友即将离开,诗人送给他十首步虚词。步虚词是一种宗教性的诗歌,通常用来表达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在这首诗里,诗人希望仙人能够向朋友传达自己的心意。

诗中的“瀛州”是传说中的仙境之一,诗人想要带着朋友一同前往仙境。临别之际,诗人将自己的十首步虚词赠予友人,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谦的方式,说自己写的诗如果仙人询问,就告诉他们江州司马写的诗。这里“江州司马”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对自己诗歌的自信。

整首诗用温馨而又略带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仙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不舍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