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兄弟返梅关

受书三十年,日日傍慈亲。仗剑一出门,万里奔风尘。

回首望梅关,惆怅不堪论。远送多兄弟,长途车马频。

眷眷不复得,分手在兹辰。自今回别离,所见惟他人。

朔风何萧萧,雨雪何纷纷。尔我自南北,相闻空羽鳞。

临歧各赠言,荣名与守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离家闯荡的游子对兄弟和故乡的深情告别。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感受它的动人之处:

1. 时间的重量 开头"受书三十年"像一张老照片,让人看到诗人从小在母亲身边读书的温馨时光。这种长期积累的亲情,让后面的离别显得格外沉重。

2. 离家的矛盾心情 "仗剑出门"显得豪迈,但"回首望梅关"立刻露出不舍。就像现代人离乡打工,既有雄心壮志,又忍不住看最后一眼家乡的路牌。

3. 送别场景的生动 诗中兄弟们在长途车站频繁送别的画面特别真实。现代人同样能懂——高铁站里,家人反复叮嘱"到了发微信"的场景何其相似。

4. 分离后的孤独 "所见惟他人"这句戳心,就像我们住进陌生城市的合租房,周围都是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再没有熟悉的乡音。

5. 自然环境的衬托 用"朔风""雨雪"渲染寒冷,其实是在说心里更冷。就像影视剧常用下雨天表现主角的悲伤,古人早就懂得这种手法。

6. 最后的叮嘱 临别赠言"荣名与守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闯出名堂也要照顾好自己"。古今父母兄弟的牵挂从来不变。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虽然写的是古代离别,但那种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对前途的忐忑,完全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它告诉我们: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人类最深层的情感始终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