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街檐插缀翠柳。
憔悴清明后。
泪蜡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
枝上酸似豆。
莺声骤。
恨软弹筝手。
揾眉袖。
嘶骢过尽平芜,绿衬飞绣。
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
亭冷沈香梦似旧。
花瘦。
欲留春住时候。
憔悴清明后。
泪蜡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
枝上酸似豆。
莺声骤。
恨软弹筝手。
揾眉袖。
嘶骢过尽平芜,绿衬飞绣。
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
亭冷沈香梦似旧。
花瘦。
欲留春住时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伤感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浓浓的春愁。
上片写清明后的萧条。屋檐边插着翠柳,但已显憔悴;烛泪堆满香径,暗示有人整夜借酒消愁。海棠花谢后结出酸涩的小果,像豆子一样挂在枝头,这时黄莺突然啼叫,让弹筝的女子更加心烦,只能皱眉用袖子擦泪。
下片转向动态场景。骏马嘶鸣着跑过草原,绿草映衬着飞扬的马鞍绣饰。水面上漂浮的落花渐渐沉入水中,就像小莲蓬离开了藕节。最后回到亭子里,沉香依旧,但梦境已远。看着消瘦的花朵,诗人突然意识到:这分明是春天即将离去的信号啊。
全词妙在"无声胜有声"——没有直接说悲伤,但通过"泪蜡"、"酸似豆"、"揾眉袖"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的酸楚。特别是结尾"花瘦"二字,用花朵凋零比喻春天流逝,把抽象的"惜春"情绪变得具体可感,让人瞬间体会到那种留春不住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