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冬夜里的孤独与哀愁,情感细腻,画面感很强。
开篇直接点出"愁绪",用"如许"强调愁之多,像夜色一样弥漫。主人公对着清冷的夜晚,听着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一声两声"的细节让读者仿佛也能听到那细微的声响,感受到他逐渐被寂寞吞噬的心境。"魂欲销"三个字把无形的愁绪写得极具冲击力。
"冬缸凝玉膏"这个意象很妙,字面意思是冬天灯盏里的油凝结了,实际暗喻心情也像冻住的灯油一样凝固沉闷。接着写主人公想借弹琴排遣愁思("云和"指古琴),但琴声反而更添哀怨。"芳信晚"暗示等待的人迟迟不来,"肠并危弦断"用琴弦将断的危机感,比喻内心痛苦到极点。
最后几句用乌鸦夜啼、竹叶纷飞、月亮西沉三个动态景象,把孤独感推向高潮。"凄其"二字直白道出心境,而"小窗月又西"以景作结,留下一个倚窗望月的孤独剪影,让读者回味。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听竹声、看凝灯,到弹琴、望月,每个画面都浸透着化不开的愁思。作者善用声音(竹声、琴声、乌啼)和光影(灯、月)的细节,把抽象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即使现代人读来,也能对那种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产生共鸣。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