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绣罢双鸾字。
筝院靓,帘垂地。
倚镜妆慵,传出脸情眉意。
多事啼鹃,又唤春愁起。
对离觞,总无味。
画堂里,红烛销成泪。
惊心绿杨嘶骑。
月冷秦楼,箫声如诉憔悴。
谁向屏风,写别程千里。
几重山,几重水。
筝院靓,帘垂地。
倚镜妆慵,传出脸情眉意。
多事啼鹃,又唤春愁起。
对离觞,总无味。
画堂里,红烛销成泪。
惊心绿杨嘶骑。
月冷秦楼,箫声如诉憔悴。
谁向屏风,写别程千里。
几重山,几重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碧牡丹》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闺房中的孤独和离愁别绪。词的开头,女子绣完了一对鸾鸟,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期待。然而,闺房外的环境却显得冷清,帘幕低垂,镜子前的她显得慵懒无力,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和思念。
接着,词中提到杜鹃的啼叫,唤起了她内心的春愁。这里的“春愁”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感伤,更是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她举起离别的酒杯,却觉得索然无味,因为离别的痛苦让她无法享受任何事物。
在画堂里,红烛燃烧,烛泪滴落,仿佛是她心中的泪水。突然,她听到绿杨树外马儿的嘶鸣,或许是爱人的离去让她心惊。夜晚的月光冷冷地照在秦楼上,箫声如泣如诉,诉说着她的憔悴和孤寂。
最后,词中问起是谁在屏风上画下了离别的情景,那千里之外的旅途,隔着重重山水,仿佛是她和爱人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词中的意象,如双鸾、红烛、箫声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