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止言师

閒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
一隔悬灯夜,山庭又罢秋。
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
师病曾何有,残躯翻见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一位生病师父的牵挂和思念,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

前两句"闲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像是电影开场镜头:透过晃动的窗框看见摇曳的野草,与师父那双明亮有神的眼睛对视。这里用野草的动态反衬出师父眼神的坚定,暗示虽然师父身体不好,但精神依然清明。

中间四句藏着时间跨度:"一隔悬灯夜"指上次挑灯夜谈的场景,"山庭又罢秋"说转眼又过了一个秋天。像我们翻看旧照片时会感叹"都过去这么久了",诗人用"悬灯"和"罢秋"两个意象,把对师父的思念浓缩在灯火与季节的变化里。

"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最动人。诗人说自己的真心像面镜子能照见师父的品格,但师父那些清雅的诗句,自己却难以用同等水平回应。这种既想表达心意又自觉才疏的矛盾心理,就像我们想对重要的人说感谢,却总觉得话语不够分量。

结尾两句笔锋一转,明明该是徒弟关心师父病情,结果变成"残躯翻见忧"——生病的师父反而在担忧徒弟的身体。这种角色错位的关怀,比直白的问候更有冲击力,让人想起生活中那些总是先考虑别人的长辈。

全诗就像一封含蓄的家书,没有痛哭流涕的悲伤,却在灯火、秋叶、诗句这些日常事物中,流淌着师徒间温暖的牵挂。最打动人心的情感,往往就藏在这些欲言又止的细节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