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石湖
水烟忽上白,渐没青山杪。
不知双桥明,全约一湖小。
山店不成市,入夜人声悄。
弦月忽悠扬,并与西风袅。
交秋已半月,残暑苦未了。
所赖夜气清,聊逭毒热恼。
知心通冥论,矫首凌空窅。
直出飞鸟先,孤云同缥缈。
不知双桥明,全约一湖小。
山店不成市,入夜人声悄。
弦月忽悠扬,并与西风袅。
交秋已半月,残暑苦未了。
所赖夜气清,聊逭毒热恼。
知心通冥论,矫首凌空窅。
直出飞鸟先,孤云同缥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的夜晚,诗人漫步石湖畔的所见所感。全诗像一幅水墨画,用简单却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开篇四句写湖面景色:水雾突然升起,像白纱一样渐渐遮住了青山的山尖。远处的双桥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整个湖面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小巧。这里用"白纱遮山"的比喻,把雾气写得很有画面感。
中间六句转入对市井生活的观察:山间小店冷冷清清,入夜后人声渐息。一弯新月随着西风轻轻摇曳。虽然已入秋半月,但暑热依然难消,好在夜晚的清凉能稍微缓解这份燥热。这里"弦月忽悠扬"的描写特别灵动,让月亮仿佛有了生命。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悟:在这静谧的夜晚,思绪可以自由翱翔,仿佛能超越尘世,与飞鸟孤云一起飘向远方。"直出飞鸟先"这个想象很大胆,表现出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的心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用细腻的观察,把常见的夜景写得充满诗意。从湖面雾气到山间小店,从弦月西风到飞鸟孤云,这些平常景物在他笔下都变得意蕴悠长。特别是最后将内心感受与自然景物融合的写法,让整首诗在宁静中透着一份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