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贤诗 桑魏公

魏公王佐才,独力造晋室。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日。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

跋敕朝据案,论兵夜造膝。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

诸侯如狼虎,请谒尽股栗。秉钧多事朝,绰绰有纪律。

远将留侯比,近以赞皇匹。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

皇天未厌乱,运去何飙欻。高祖厌寰区,少帝无始卒。

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

和亲绝强虏,谋帅用悍卒。魏公在藩垣,上疏论得失。

七事若丹青,辞切痛入骨。忠言殊不省,直道果见屈。

铁马从北来,烟尘昼蓬勃。穹庐易市朝,左衽杂缨绂。

主辱臣不死,囚缚自安逸。唯公独遇害,身殒名不没。

惜乎英伟才,济世功未毕。一读晋朝史,遗恨空郁郁。

子孙亦不振,天道难致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晋朝一位叫桑魏公(或魏公)的能臣,他像太阳一样为混乱的晋朝带来光明,可惜最终壮志未酬。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英雄登场(前16句) 诗人用"王佐才"形容魏公是治国的天才。他像拨开乌云的太阳,整顿官场、制定法律,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这里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官员们像大雁般各司其职,地方官见他像老鼠见猫。诗人还把他比作汉代名臣张良(留侯)和唐代名相李德裕(赞皇),强调他的才能堪比历史名相。

第二部分:大厦将倾(中间16句) 转折出现在"皇天未厌乱"——老天爷还没让乱世结束。新皇帝疏远老臣(魏公),亲近小人,乱打仗、乱用人。魏公虽然上书提了七条救国建议(像画图纸一样清楚),但忠言逆耳被忽视。这里用"铁马北来"形象描写外族入侵,晋朝很快灭亡,官员们苟且偷生。

第三部分:悲情结局(最后8句) 最惨烈的是魏公结局——别人都投降了,只有他宁死不屈。诗人痛惜他的才能没完全施展,读史书时都为这事憋屈。最后两句更扎心:连他的子孙也没落,让人忍不住质问"老天爷到底有没有眼"。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强烈对比:前半段英明神武的治国能臣vs后半段无力回天的悲剧英雄,形成巨大反差。 2. 画面感强:比如"挥手廓氛霾"像 superhero 驱散阴霾,"铁马烟尘"像战争大片场景。 3. 接地气的比喻:把官员比作怕猫的老鼠,把治国建议比作施工图纸,很好理解。 4. 永恒共鸣:讲的是晋朝故事,但那种"忠臣没好报"的憋屈感,现代人读职场故事时也会感同身受。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理想主义者败给现实"的挽歌,但诗人通过塑造魏公这个"失败英雄"的形象,让这种失败闪耀出悲壮的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