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木犀花(桂花)的美丽与高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首联“金借颜色月借光,作团秾绿缀深黄”用金色和月光来形容桂花的颜色,绿叶衬托深黄的花朵,像一团团灿烂的锦绣。这里用“借”字巧妙点出桂花颜色如金、气质如月般清雅。
颔联“合令范晔添成传,曾向维摩饭此香”用了两个典故:范晔是历史学家,暗指桂花值得被记入史册;维摩是佛教人物,传说曾用桂花做饭,说明桂花香气超凡脱俗。
颈联“尚忆□□披御赐,颇疑妙舞簇霓裳”虽然缺字,但能看出在回忆桂花曾受皇家赏赐,花朵簇拥如仙女穿着霓裳羽衣起舞,突显其华贵气质。
尾联“当陪玉树栽天上,肯学夭桃露短墙”将桂花比作天上的玉树,不屑像普通桃花那样在矮墙边招摇,强调桂花的高洁品性,不愿与凡花为伍。
全诗通过层层比喻,把桂花塑造成兼具富贵气与仙气的花中君子。诗人用“不肯学桃花”的对比,尤其凸显了桂花不媚俗、不张扬的品格,其实也是在寄托自己清高脱俗的理想。
冯伯规
冯伯规,岷州(今甘肃岷县)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知巴州(《金石苑·冯伯规题字》)。今录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