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亲手种的桃李树不是没主人,村野老人的院墙虽低也像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而现在春风竟然也来欺欺凌,晚上的春风吹折几枝桃李花。
恰似:正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亲手种的桃李树不是没主人,村野老人的院墙虽低也像家。
而现在春风竟然也来欺欺凌,晚上的春风吹折几枝桃李花。
注释
恰似:正是。
赏析
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现在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人口语,语助词。诗人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非常生动和富有情感。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手种桃李非无主”。诗人可能是在描述他自己的田园生活,他亲手种下了桃李,而这片土地并不是无主之地,而是他用心经营的家的一部分。这里展现了一种田园生活的亲近感和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二句:“野老墙低还似家”。这里的“野老”可能指的是乡村的老人或者诗人自己。“墙低”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简朴的乡村环境,尽管环境并不豪华,但诗人觉得这样的环境仍然像自己的家一样舒适和温馨。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重视家的感觉,而不是物质的豪华。
第三句:“恰似春风相欺得”。这里的“春风相欺”,可以理解为春风似乎在和他开玩笑,或者是对他的一种小小的“捉弄”。春风轻轻吹过,桃花李花纷纷飘落,似乎是在和他玩耍,诗人在此以春风拟人,赋予了其灵动的性格。同时,“欺”字也带有一种无奈和幽默的感觉,使得整句诗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生动性。
第四句:“夜来吹折数枝花”。这是诗人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描述,春风在夜晚吹得更猛烈一些,竟然吹折了几枝花朵。这样的描写不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态感,同时也让诗人对自然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感触。花朵被吹折,是一种自然的常态,诗人以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接受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触。诗中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生动性,无论是亲手种下的桃李,还是与春风的互动,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首诗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无论是谁读,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魅力。